(原标题:磷化工龙头跑赢大盘: 矿山开采高景气 农药板块业绩改善)
由于磷化工行业维持高景气,兴发集团的盈利虽有波动,但整体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磷化工及磷矿业务成为公司业绩稳定的基本盘。近期兴发集团股价表现良好,一方面是近期磷肥受海外需求高增长影响价格维持增长;另一方面,公司为草甘膦龙头,受益于本轮农药行业整体补库存需求增长,而伴随供给的扰动,草甘膦价格大幅上涨,其业绩或将进入上行空间。
2025年以来,兴发集团(600141.SH)股价持续上涨,由最低的18.34元/股上涨至最高的26.43元/股,截至8月6日的涨幅为20.66%,跑赢上证指数同期8.72%的涨幅。一方面,兴发集团主要的磷化工业务由于磷矿持续高景气盈利保持增长,成为业绩保持相对稳定的基本盘;另一方面,公司的农药业务随着行业整体库存逐渐去化,补库存需求开始增长,而伴随供给的扰动,农药价格大幅上涨,农药业务即将迎来触底反弹。
矿山开采高增长
由于磷化工的高景气,兴发集团2024年相关业务板块表现优异。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3.96亿元,同比增长0.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1亿元,同比增长14.33%,按照行业分为化工、矿山采选和商贸物流板块,按产品分特种化学品、肥料、农药、有机硅和商贸物流等。公司2024年盈利增长主要来自磷矿采选业务,公司矿山采选实现营收35.57亿元,同比增长超100%,毛利率为74.28%,同比增加5.4个百分点,按行业划分,该板块毛利占公司毛利之比接近60%,略低于化工板块。
矿山采选的高增长主要是因为磷矿石供给有限。2024年中国磷矿石探明储量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磷矿矿石储量为34.4亿吨,相较2022年减少2.5亿吨,降幅6.8%。从储采比和进出口来看,据USGS数据,2024年中国磷矿石储采比仅为34,远低于全球平均值308,表明过度开采问题突出;但中国磷矿石进口量价齐升。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磷矿石进口量207万吨,同比增加66万吨,进口均价93.9美元/吨,同比上涨28.3美元/吨。
相应地,2024 年以来,国内各主产区磷矿石价格维持高位震荡。2025年以来磷矿石价格仍然保持上涨,以四川(28%)为例,截至6月23日市场均价为970元/吨,相较2024年均价上涨264元/吨。
而从国内磷矿石新增供给来看,短期内供给也相对有限。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2024年末,国内磷矿石设计产能19447万吨/年,有效产能11916万吨/年,2025-2027年规划新增产能合计5895万吨/年,其中2025-2027年分别规划新增磷矿石产能2285万吨/年、3030万吨/年、580万吨/年。
据开源证券,按照投产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30%、60%、80%测算,得到2025-2027年国内磷矿石产量为12038万吨、13633万吨、15173万吨。也就是说,磷化工上市公司规划新增产能预计多数在2026年及之后投产,磷化工高景气短期仍将持续。
据7月31日的投资者调研信息,公司当前磷矿石年开采总产能为585万吨/年,根据资源整合与开发规划,未来五年内有望实现产能倍增:一是参股子公司湖北宜安联合拥有磷矿探明储量3.15亿吨,目前处于采矿工程建设阶段,设计产能为400万吨/年,预计年内建成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二是控股子公司荆州市荆化矿产品及联营公司保康县尧治河桥沟矿业合计拥有磷矿探明储量4.77亿吨,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探转采工作(其中桥沟磷矿已取得200万吨/年采矿权证,力争下半年启动采矿工程建设)。三是公司与万华化学合资成立的远安兴华矿业拥有远安县杨柳东矿区磷矿保有推断资源量约1.56亿吨,预计年内完成探矿工作,后续将加快推进探转采工作……
受行业供给限制,下游的磷铵新增产能也比较有限。据百川盈孚和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国内磷酸二铵、农业磷酸一铵、工业磷酸一铵行业产能分别为2175万吨、1884万吨、339万吨,同比分别持平、持平、增加14万吨;产量分别为1425万吨、1098万吨、15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0%、7.8%、7.5%。
华创证券认为,目前外销价格相对可观,伴随6月以来出口窗口期打开,在“国内优先、适当出口、自律出口、以外补内”原则之下,三季度出口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看好企业在国内保供稳价基础上于出口端赚取超额的利润。目前6月磷肥出口量显著增长,三季度是东南亚磷肥需求旺季,有望进一步拉动国内磷肥出口。
农药业务触底反弹
2025年一季度,兴发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2.28亿元,同比增长4.94%,实现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下降18.61%。虽然磷化工基本面良好,但由于公司有机硅、农药系列产品价格下跌的拖累,一季度净利润下跌。按产品分,公司2024年农药业务收入为52.04亿元,毛利率为13.23%,毛利额仅次于特种化学。不过近期来看,随着农药行业终端库存逐渐去化,补库存需求开始增长,在经历了近四年的下行期以后,行业即将迎来周期性向上拐点。
近期,百草枯、草甘膦等农药价格持续上涨。百草枯方面,个别企业排单已至10月初,需求旺盛。由于吡啶、一氯甲烷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百草枯生产成本支撑较强。
农药价格上涨的背后是供需格局的转好。从供给端来看,目前全球草甘膦产能约118万吨/年,其中海外孟山都37万吨/年,占比31.4%,中国产能81万吨/年,占比68.6%,主要集中在兴发集团、福华化学、新安股份等公司,全球前四大企业产能占比70.7%,行业产能集中度较高。而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国内已将新建草甘膦生产装置列为限制类项目,未来新增产能有限。
2025年3月13日,草甘膦行业反内卷专题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聚焦草甘膦行业现状,旨在全面探讨并切实解决行业内普遍存在的过度竞争、资源重复投入以及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等“内卷”问题,以推动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及与会企业达成初步共识。
兴发集团发布投资者调研信息表示,当前草甘膦市场价格较一季度出现明显上涨,上升幅度超过2000元/吨。其主要原因:一是行业库存处于较低水平,且6-8月正值草甘膦出口南美地区的传统旺季,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饱和,市场供应紧张局面凸显;二是孟山都(拜耳旗下从事草甘膦生产的企业)破产传闻引发市场对产能供应稳定性的担忧,对国内草甘膦市场的低迷行情形成较强提振作用;三是草甘膦价格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低位运行状态,行业整体存在强烈的价格修复需求。后期草甘膦价格或将延续涨势,一是当前国内主流企业接单情况大多表现良好,库存压力小;二是在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下,内外贸客户拿货积极。
方正证券指出,拜耳是全球草甘膦龙头,若孟山都破产或致使全球草甘膦供给格局重塑。当前草甘膦全球产能约118万吨,其中海外拜耳公司产能37万吨,其余81万吨产能都集中在中国。若拜耳草甘膦致癌诉讼和解失败导致孟山都最终破产,或导致草甘膦龙头企业产能出清,全球草甘膦供需格局或重塑,中国草甘膦生产企业有望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和成本优势掌握主动权。同时,产能出清背景下或带来草甘膦盈利能力回暖,相关企业有望实现盈利增长。草铵膦等草甘膦替代品需求或迎来快速增长。
从需求端来看,国内草甘膦80%左右出口,其中农用市场占90%以上,主要为转基因作物,而目前在主要的转基因种植国家,其转基因作物的渗透率已经达到90%以上,需求具备较强刚性。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其他非卤化有机磷衍生物(主要是草甘膦)出口数量60.2万吨,同比增加14万吨,同比增幅30.4%;出口金额18.1亿美元,同比增幅3.0%;对应出口均价3015美元/吨,同比下降804美元/吨,同比降幅21.05%。2025年1-5月,出口数量27.2万吨,同比增幅13.3%;出口金额7.9亿美元,同比增幅10.5%;对应出口均价2914美元/吨,相较2024年出口均价下降3.3%,降幅明显收窄。
股票杠杆哪个平台好用一点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